> 文章列表 > “纷纷嗟蠢动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纷纷嗟蠢动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纷纷嗟蠢动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纷纷嗟蠢动”出自宋代袁说友的《慈感寺放生》。

“纷纷嗟蠢动”全诗

《慈感寺放生》

宋代 袁说友

生灭成宗劫,慈悲种善因。

纷纷嗟蠢动,一一付波臣。

物我形声异,人禽爱恶均。

不堪明月夜,小艇掷丝纶。

《慈感寺放生》袁说友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慈感寺放生》是一首宋代的诗词,作者是袁说友。本诗以放生为主题,表达了生灭循环的宗教观念和慈悲行善的思想。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慈感寺放生

生灭成宗劫,慈悲种善因。

纷纷嗟蠢动,一一付波臣。

物我形声异,人禽爱恶均。

不堪明月夜,小艇掷丝纶。

诗词中使用了放生作为主题,表达了生命的循环和宿命的观念。作者以慈悲心肠种下善行的因子,来消解生灭间的劫难。

诗中描绘了生灭循环中的众生纷纷嗟叹,生灭之间的无穷动荡。人和动物在形态和声音上有所不同,但在爱和恶的观念上却是平等的。这种平等的观念体现了佛教中对众生平等的思想。

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种生命循环的无奈。他认为人们在明亮的月夜中,无法忍受这种生灭循环的辗转,如同小艇掷动着纤细的丝线。

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生灭循环和放生的主题,传达了佛教中慈悲和善行的思想,并反映了作者对于生命循环和宿命的深思。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与动物平等的观察,诗词展示了诗人对于生命的无奈和对于解脱的渴望。